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上网冲浪,撞到了一条鲜鱼。一位网友,把我去年九月写的“考研一定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博文,稍加精炼了一下,发在他(她)的网页上。我仔细看看,反复读读,感到写得这棒!或者,请允许我谦虚一点地说——这位朋友改得真好!
 
考研热还在持续。据说明年会达到顶峰。我不反对考研、如同我不反对留学、不反对考公务员、不反对谈恋爱……我只想告诉青年朋友们,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无误的价值追求、而这个价值追求,必须真正符合你和你爸爸妈妈的人生利益啊!
 
徐小平
 

到底考不考研??   


读书要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要有职业目标。读死书而不考虑就业可能,求学位而不追求就业技能,是中国教育最大最大的弊病之一。随着大专生就业难(然后专升本)、大学生就业难(然后考研)、研究生贬值(然后退学、出国,或者个别人跳楼),以及海归就业难(然后变成海带)——顺便说一句,海归就业的症结不在于留学,而在于不顾职业目标的留学——这个弊病已经到了非改不可、不改足以引起严重个人与社会后果的时候了!

  别和我谈教育理论问题,我不是学者,不善于理解抽象的理论。我只善于理解那些来找我咨询的善男善女——他们从小到大虔诚地读完中学读大学,读完大学再读研甚至留学出国读研,教育香火不可谓烧得不旺,幸福真经不可谓诵得不诚,但悲剧是,很多人在拿到他们苦苦追求默默等待的那张狗日的文凭之后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工作,或者即使找到了工作却远远低于自己当初的期待值,被工作抛弃,被机会抛弃,被社会抛弃。他们,几乎所有人的核心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把自己的奋斗与出路结合,把自己的学习与生存挂钩,把自己的成功与就业焊接,把自己的幸福与工资串连。

  假如飞机起飞,却不知道飞往何方,这样的飞机,怎能不满载重重危“机”?!

  而你人生的航船,在学海中启航,你却不知道你的生命之舟在惊涛骇浪之后停泊何方,你的人生航船,怎能不继续面临凄风苦雨,继续愁对风吹浪打?

  教育的目的也许很多很多,但对于绝大多数出身平凡、父母期待迫切的普通学生,人生的出路只有一个:就业!

  高考阶段,大家的人生理想、理性和志趣都处在不确定的状态,在就业目标上也许可以、甚至必须稍微缓一缓,不必要那么急切地决定。但临到大学毕业时期,如果你决定考研,你就一定要仔细想清楚你的考研的目的——毕业后出来干什么?

  如果你的回答不是那么自信,那么肯定,那么信心百倍,如果你的导师本人也说不清楚,不能拿出过去几年他的研究生就业和出路数据,那你对这个决策,就要非常慎重,三思而行。

  三思而行,思什么?

  1.过去几年(三年足矣),你的学科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和出路是什么?你认为这些学长的出路(综合指标),是值得你为之付出三四年寒窗生涯的前途吗?值得?——你确定吗?

  2.这个专业,以及这个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是你喜欢的吗?喜欢?——你确定吗?

  3.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其学位是从事相关工作需要的必备条件(即“从业资格”)吗?比如当教授一定要有博士学位,做研究、研发应该需要硕士以上,当律师——假如你以非法律本科考法律硕士——就一定需要通过这个法硕给你补上法律教育这一环……中国职场最大的谎言之一,是把硕士当作一种比学士更高的素质,而不是当作一种从业资格。你考的这个硕士学位,是你本人目标职业的从业资格吗?是——你确定吗?如果你不确定,千万要再思而行。因为,大量工作岗位尤其是工资更高的外企,他们看中的更是三年实践工作经验,而不是三年的考研读研“资质”。

  我确信吗?毫无疑问。这不是徐小平的发明,这是他妈的教育常识和职场常识啊!(“他妈”,即研究生他妈——研究生他妈,最确定知道自己希望儿子女儿读研出来之后的目的。)

  悲哀啊,这样的常识,却有很多人不知道。祖国的花朵——本科生应该已经是祖国的栋梁了吧——祖国的栋梁在考研无意识大军的队伍里缓缓而呆滞地挪移,不知道前方是他们成功梦想的屠宰场,断魂处,哀愁乡……

  三思而行,考研之前,就把上述三思再思一思吧!

  1.读研之后的就业是否有合理保障?

  2.你对读研的专业和就业岗位是否有必要的兴趣与合理激情?

  3.该学位是否是你目标职业的“从业资格?”、必要条件?

  如果上述三个问题你不能直接了当、干净利索、信心百倍、有理有据地回答,求求你,请再思而行!
 
 
(转载者邮箱zst1819@hotmail.com, 徐小平注:该邮箱是本文改变者邮箱,出于最改变者的感谢和尊重,一并放在这里。)
话题:



0

推荐

徐小平

徐小平

905篇文章 5年前更新

1956年生于江苏泰兴,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83年至1987年,任教于北京大学;1987年至1995年,在美国、加拿大留学、定居。1996年1月回国,创建新东方咨询处,从事新东方出国咨询和人生咨询事业。2005年后淡出新东方,转做天使投资人。2011年初,成立真格基金。截至2011年末,投资了中国内地近80家初创型公司。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