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隧道里的风景——母亲教我的歌

 

 

一,尿布里的大学生

 

很小很小的时候,也许是在我真正懂事前,我就有了一个“要上大学”的梦想。我记得母亲总是用一种非常自豪和喜悦的口吻说道:“我家小平,将来是要上大学的……”

 

写下这几个字,我脑子里立即显现这么一个场景:年轻美丽的母亲,一边在家里忙前忙后,一边喜气洋洋、十分自豪说着这句话。好像那个还裹着尿布的我,已经接到了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母亲具有一种非常乐观明亮的性格。我很少记得母亲在我小时候对我有过什么责备和训斥,看见她动怒,更是非常罕见的事。母亲对儿子的种种期待和要求,我基本上是从她对我的各种鼓励夸奖、以及在向左邻右舍、同事朋友们赞美夸耀我的语音中分解出来的信息。

 

有时候我甚至会想:是不是因为我从小就很优秀,所以有关母亲教子的回忆都是美好的印象。但这个想法一闪现,我往往就会满脸通红。因为我立即意识到,以我少年时代的操行,换了另外一个性格刚烈的母亲,其实也可能被暴打和禁闭无数次。

 

“我家小平,将来是要上大学的”。这句母亲常常摆在嘴边自言自语的话,简直成为一种神的启示,是我一生求学求知、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至今还在激励我继续努力,寻求生命更高的价值。在她老人家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下,我幼小的心灵,就深深地植入了她给我的人生路标。

 

水的力量,最柔软也最强大。母亲就像一条河,辟出了我的人生河床和出海口。

 

前两年,我自己的大儿子进入大学入学申请的紧张时刻。有一次,他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我流露了一点失望,儿子为了转嫁危机,愤怒地对我控诉道:“你从小就要我上哈佛哈佛,你知道你给我多少压力吗!”

 

面对儿子的指控,我想起了他的祖母、即我的母亲对我的教育方式。在上大学、以及在人生奋斗的各种相关问题上,母亲确实从来没有给我什么硬性指标和压力。在我人生各阶段,面对各种挑战和选择时,她只是让我感到了她的心愿和期待,从而也就让我知道了我应该如何让母亲高兴和幸福,也就知道了我的奋斗方向(上大学嘛、找工作嘛、挣钱养家嘛!)……于是,面对因为考试暂时失利而恼羞成怒的大儿子,我不禁对自己自责起来:母亲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学过心理学,至今也没有去过美国,但她却知道,真正有效的励志教育,就是鼓励和赞美,暗示和诱导,而不是那种硬梆梆的要求和胁迫。

 

而我——虽在新东方从事的是教育咨询,但至少在教育儿子问题上,做得还不如母亲对我做的那样好。也许,现在的我,还需要回到母亲身边,重温她那种卓有成效的教育哲学(我本人,就是她教育学派的最佳范本),从中汲取智慧和启迪,从而改善我自己的训子方式——说不定,还能给我已经感到疲惫的教育咨询,带来“春风又绿江南岸”般的震撼,重启我心中最最强劲持久的澎湃动力——母爱的力量。

 

二,隧道里的风景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梦想和心愿。但不同的母亲,教子成龙的方式,确实都不一样。我的母亲,有她自己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后来也成为我自己苦心孤诣追求的人生智慧和艺术。

 

2007年8月的一天,母亲过生日。我的姐妹们带着父母从老家江苏泰兴来到上海,为她老人家祝寿。那天晚上,我开着一辆别克面包车,带着父母和一大家人,去浦东某个餐厅吃饭。

 

那天是周五晚上堵车高峰时刻,天下大雨,平时二十分钟的路,我开了一个小时才到了饭店附近,却又在一个拐弯路口,不知怎么就迷失了方向,把车开到了通往外滩的延安路隧道里。隧道堵成了一条长长的停车走廊,我心里凉透了:要想过了隧道再返回浦东,恐怕今天大家只能吃夜宵给母亲祝寿了!

 

汽车里一片沉默。大家都知道,今晚这个宝贵的聚会被我的驾车技术毁于一夕!我懊恼不堪,无比沮丧,各种自责的念头纷纷冒了出来。

 

此时此刻,车里忽然响起一路没有说话的母亲那一如既往平和慈祥的声音。母亲说:“这样也好,走走隧道,等于是观光一次”。

 

列为看官,当你读到这句话,千万不要以为我母亲是在搞笑讽刺我。母亲还没有这么深刻的幽默感。她老人家其实是在宽慰我,让迷路的儿子不要因为一次方向性错误,再陷入一次情绪性迷乱中。她只是要在这看不见尽头的隧道里送给我一番勉励,让我安心开车,及早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在隧道中寻找风景、在逆境中寻找出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母亲对儿子言传身教的人生哲学,简直和儿子所服务的新东方那句著名校训如出一辙啊!

 

这就是我的母亲,她总是那样无端乐观、盲目积极、永远光明、永远看见事物好的一面。这个精神财富,成为我自己最宝贵的性格特征之一,甚至是我认为最值钱的人生财富。

 

欲知母亲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如何影响了我的性格和生活,请允许我再讲这么一件与开车有关的小故事吧——有一段时间,我的司机辞职了,我决定不再找司机。想:自己开车也有自己开车的乐趣。但是,平时不太开车的我,在短短个把月之内,连续把车磕碰了两次。虽然不是什么大事故,但着实令人烦恼,尤其是我的太太,既心疼车,又心疼钱,还心疼自己嫁给了这么一个愚笨的司机。

 

在连续修车两次之后,有一次,我把整修一新的车从车厂开回家。再次上路,在一个拐弯的时候,一不小心又碰到了墙角,再次把车门撞坏。太太坐在车里,脸色铁青,准备全面发作。这时,一个声音,一个我自己都不相信是我的声音,从我嘴里冒出来。我居然用一种好像是发现自己中奖后大喜过望的声音说:“太好了!一个月撞车三次,这证明一个真理——我必须找一个司机了!”

 

坐在旁边本来要大大发作一次的太太,听到我这个奇怪的反应,感受到极度震撼,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你这种脑子进水的乐观主义,只有弱智的人才有,I真是服了you了!”

 

很快,我找到了新的司机,从此,我的爱车再也没有碰撞过!

 

有其母,必有其子。母亲在隧道里寻找风景,儿子在撞车时想念司机。母亲给我的这种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成为我人生较少撞车、即使撞了车也不愤怒、也会迅速修复并避免再撞的重大精神财富。

 

谁言慈母爱,只是身上衣?母亲给我的乐观积极光明向上的性格,就这样帮助我渡过人生无数艰难时刻——我有过无数艰难时刻,但从来没有过绝望时刻。因为,我有一位能在隧道中看见风景的母亲,我还有什么没有尽头的绝境?

 

三,艰难岁月里的幸福

 

母亲的乐观主义不知从何而来。这可能就是她善良美丽的天性,或者,也许这是她面对有时候并不美好生活的一种选择。

 

我的外祖母,是一个地主,60年代受尽歧视和压迫,但我从来没有听母亲嘴里流露过什么怨毒。我的父亲,参加革命很早,本来可以做更大的官,但因为岳母的成份问题,仕途一直不顺,但在我成长过程中,更没有听过母亲有任何抱怨。母亲面对人生种种委屈和压力,表达出来的总是微笑和优雅,也许她心中也在渴望更加美好的生活,但至少她从来没抱怨过生活的不美好。她总在尽自己最大力量,维持着我们一家尽可能美好地活着。

 

应对生活的压力,母亲给的言传身教至今使我难忘。我还记得,如果家里的饭菜坏了,母亲舍不得倒掉,会说:不要浪费,然后放到锅里加温之后把它吃掉。现在,我只要看见剩下的饭菜,就会想起母亲的这个举动,同时想,剩饭不该浪费,身体就可以摧残吗?——但上帝保佑母亲,给了她一副抗体特强的胃,我还真想不起母亲曾经因为吃馊了的饭菜而住院的事故。

 

小时候的记忆,充斥了母亲为衣食住行而竭力奋斗的往事。比如为了全家人的穿衣问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常常说买“零头布”。所谓“零头布”,就是布匹到了最后那些零碎的部分,价格相对便宜一些。我常常听母亲夸耀她又买到了多少“零头布”,母亲这种生活态度,深刻影响了我的生活观念。我曾经在一本书里,描写过一个在北京艰苦奋斗名女生的故事,我写道:和许多夸耀其衣服昂贵的女孩子相反,沙玫总是得意而自豪地告诉我这件衣服多么便宜……劳动人民贫穷而有尊严的生活品德,在她身上闪闪发光。沙玫在这种逆境下展示的积极生活态度,总使我想起我的妈妈

 

这一段描写,也许我是借沙玫这个美好女生的事迹,同时颂扬一下我的母亲吧。母亲给了我质朴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华丽。我自信拥有很不错的审美眼光。但心灵深处,我对那种具备母亲般质朴、勤俭、乐观、善良品质的女性,总是充满了更加崇高的敬意。在新东方的咨询工作中,我倾注最大心血去帮助扶助的,就有许多这样的女生。也许,这是我心中“恋母情结”的一种升华方式?但毫无疑问,母亲的人格、性格、和品德,成为我一生接人待物、办事处世的基本标准,成为我敝帚自珍的为人特征。

 

四,母亲教我的歌

 

母亲是所有儿子的巨著,母亲是所有女儿的史诗,母亲是所有人最最崇高的女神。关于母亲的故事,我们一辈子都讲不完。

 

还是去年夏天在上海给母亲祝寿的那几天,我带父母出去吃饭,到了一家西餐厅。妈妈问我一些西餐礼仪,我就手把手告诉她如何使用刀叉,如何切割牛肉。母亲饶有兴致地模仿着、练习着,但她老迈的双手,那双曾经喂过我稀饭、洗过我尿布、买过我零头布、挣钱养活过我们全家的双手,已经微微颤颤,布满岁月的沧桑。

 

我拿过母亲的盘子,替她把牛排一块块切好,然后,看着母亲用颤抖的手,开心地把我为她切开的牛排送进嘴里品尝,心里忽然涌上一阵感动——小时候,妈妈不就是这样喂我吃饭、教我table manner吗?时光流逝,母亲如今进入夕阳余晖的晚年,而我,正是日照正午的壮年人生。能够为年迈的母亲奉献一份儿子的孝敬和关怀,让她为儿子的孝心感到幸福自豪,这真是人生最大的满足啊!

 

想到这里,我对生活充满了无限感激,对神明充溢着无限感恩,而面对给与我生命与灵魂的母亲,涌动着至高无上的大爱。

 

一首歌,德沃夏克《母亲教我的歌》,在我耳边响起,我的眼泪也流了出来……

 

当我幼年的时候

母亲教我歌唱

在她慈爱的眼里

隐约闪着泪光

 

如今我教我的孩子们

唱这首动人的歌曲

我那辛酸的眼泪

滴滴流在我这憔悴的脸上……

 

写完这篇文章,我告诉自己:要尽多地回家,看望我那健在的母亲……

 

(后记: 今天,2008年5月11日,我回家乡和母亲度过一个幸福的母亲节,兑现着我对母亲的承诺)

 

本文选自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献给母亲的礼物》一书

 

话题:



0

推荐

徐小平

徐小平

905篇文章 5年前更新

1956年生于江苏泰兴,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83年至1987年,任教于北京大学;1987年至1995年,在美国、加拿大留学、定居。1996年1月回国,创建新东方咨询处,从事新东方出国咨询和人生咨询事业。2005年后淡出新东方,转做天使投资人。2011年初,成立真格基金。截至2011年末,投资了中国内地近80家初创型公司。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