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三次“结识”胡建波


很久以前,我在一次聚会中遇到一位似曾相识的老外,寒暄之后记起来和他见过面,就有点尴尬地说:Oh,nice to meet you!

 

老外听了笑笑,很友好地纠正了我的用词错误:you don’t "meet" people twice, you see him again——你可以再次“见到”一个人,但你不会“结识”他第二回。

 

为胡建波兄的新书写序,我的脑子里反复出现这个故事。原因是:我和建波认识八年多,虽然他在西安,我在北京,我俩“见到”次数不那么多,但他的为人与为事,总是令我刮目相看,在给我带来情感愉悦和思想启迪的同时,常使我产生和他第一次“结识”的感觉。

 

第一次见到并“结识”建波,大约是在2003年金秋某个时候。我俩惺惺相惜,一见如故。他给我讲他创业故事,听得我热泪盈眶。在建波创办现今已经名闻遐迩的欧亚学院之前,他曾经是另外一家大型民办大学创办人之一,份额不小的股份也写在文件上。但因为什么原因,他被逼出了这家学校,顿时失去人生所有一切。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建波并未去为自己被蛮横抢夺的奶酪浴血搏斗,而是立即踏上了自己创业的二次长征——在经历了非人的身心煎熬,接受了不同寻常的融资条件后,建波终于获得了重新创办学校的资金,他的欧亚学院从此成为西安民办大学三足鼎立之一。在最艰难的时刻,建波这三十出头的壮汉,愣是精疲力竭到了小便失禁的地步……但他挺了过来。什么是真正的奋斗精神?建波这段创业故事就是最经典和最深邃的注释。这件事我在这里点到为止,也故意给读者留点悬念——有朝一日建波兄写出来,必将引导激励千万青年,当人生遭到最不公平对待和最残酷剥夺时,要选择最牛的选择,拼命最酷的拼命,辉煌最炫的辉煌,耻笑最囧的耻笑。从此我从此记住和爱上了作为教育创业家的建波。

 

第二次“结识”建波,是在2008年初夏的新东方教育论坛上。这个论坛,主要是和教育界同仁交流感情与思想,并没有想发起什么严肃的讨论,更不要说是激烈辩论和批评了。主持人介绍建波,说有请“中国民办教育的哲学家”胡建波先生上台。走到台上,建波居然当着东道主老板俞敏洪面发起了批评。他说:刚才俞老师说中国没有真正的民办大学。我对此有点异议。什么是“真正的民办大学?”,中国这么多民办大学难道都不是?难道我们真的是汶川地震中的“猪坚强”,艰难地扛了这么多年,还没被当“人”看……老俞、我、以及现场主持人新东方公关总监亚哲,很快就被建波自我调侃的批评语境、以及他一贯迷人的笑容所折服,愉快地在他面前“被”演讲了一番。整个论坛氛围为之活跃起来,俞敏洪也在后来的总结发言里对建波的批评表示了感谢和回应,对中国民办教育做了更仔细的分析评述。建波对老俞的叫板,是这次论坛最难忘的花絮和亮点。从此,我对建波的职业自豪、自信、以及他对中国教育精深细微的理解,有了真切的感知。可以说,这一次相逢,我“结识”了作为教育思想者的建波。

 

不久,我应邀去欧亚学院参观、演讲。建波曾多次对我描述他的新校园、新建筑、以及校园设计背后的风格和理念,听得我都有点烦了。但当我踏入这个“胡”说中的校园,我还是感到了心灵的震颤——是的,是心灵的震颤——我老人家算是见过一点世面的人,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校园,我访问过很多。北大有北大的特点,斯坦福有斯坦福的性格,剑桥更有剑桥的风格……我的心灵不会轻易激动震颤。但欧亚学院这个成立不过十五年的学校,能有什么东西让我如此难忘呢?——让我激动和难忘的,是建波在校园建设中贯彻的ideas and vision,理念和愿景。我激动不已地告诉他,我现在也想告诉我的朋友们,西安欧亚学院,是我见过中国最美的校园之一,它的图书馆,是我见过最壮观和令人对知识产生敬意的图书馆之一。诚然,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建波的欧亚学院是一个只有十五年历史的民办大学,它确实没有那些日月星辰般的大师来照耀他的校园。但不要忘记,西安欧亚学院的不足之处正是它的骄傲所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百五十年树一座伟大的学府。既然十五年能够成就欧亚学院今日的成就,再来几个十五年,建波和他的事业,将到达多么令人仰止的高度!四十多岁的建波,还有多少时光可供他展望、还有多少理想殿堂可供他建造啊!建波大学毕业于建筑学院,他把自己工程师的专业技能和他作为教育家的思想远见,融进了他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树中。走出校园,我对建波的认识有了新的深化:我觉得,这是我第三次“结识”建波:我再次结识的,是作为教育visionary的他——我找不到visionary这个词合适的中文对应,但这是我参观完他的校园之后,对他最贴切的评价——假如硬要我翻译,visionary可以翻译为“梦想家”——建波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梦想家,是对中国教育事业有着长远眼光的教育梦想家。这样的梦想家多几个,中国教育不愁没有未来!

 

2009年春天,建波多次邀请我,参加杨东平教授的“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杨东平教授可以说是教育界的圣人,多年来不计名利对中国教育种种弊病进行积极的批评和研究,在业内得到广泛的敬重。为他做点事情确实也是我的心愿。除我之外,建波还为杨东平教授谋划邀请来了关注教育的画家陈丹青、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大学生就业问题专家王伯庆博士、零点公司创始人、社会活动家袁岳等众多名家,一举把杨东平老师一马奔腾的孤军,变成了一个阵容强大的军团。这些人走到一起,总要做点真正的事情。很快,我们“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了一个筹款晚会,丹青为此“裸捐”了一幅他的油画。裸捐,是我因这次活动而学到的词汇,就是无论拍卖多少钱,画家分文不取。晚会的重头戏就是拍卖丹青的油画。经过二十几轮的激烈竞价之后,建波以超出意料的重金竞拍成功,把晚会气氛推到了高潮,更把针对中国教育公益组织的慈善和捐助事业,推到了一个高峰。看着无比熟悉的建波,我却感到陌生,因为我没有想到他会为了与他并无任何商业关系的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贡献这么一笔巨款!我顿觉自己再次“结识”了建波,结识了这位作为教育慈善家和教育活动家的慷慨而热情的建波!

 

……

 

比起我和老俞王强这些新东方的创业元老,建波更加年轻。他野心勃勃、活力四射、思想丰富、热情洋溢,未来更属于建波这辈人。现在,他把自己写的教育随笔整理成册,呈现给社会,我相信会给关心中国教育的人带来思考和启迪,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我期待,随着建波与中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他会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而我,也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不断重新“结识”这位老弟,不断发现他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独特而珍贵的价值。

- 显示引用文字 -

 

 

话题:



0

推荐

徐小平

徐小平

905篇文章 5年前更新

1956年生于江苏泰兴,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83年至1987年,任教于北京大学;1987年至1995年,在美国、加拿大留学、定居。1996年1月回国,创建新东方咨询处,从事新东方出国咨询和人生咨询事业。2005年后淡出新东方,转做天使投资人。2011年初,成立真格基金。截至2011年末,投资了中国内地近80家初创型公司。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