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前几天和北大艺术系彭吉象教授和俞虹教授吃饭,俞虹教授的好朋友敬一丹出席。我见到了天天在电视上见的敬一丹真身。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耶,敬一丹!!!

 

吃的东西很美味,餐馆环境很优雅,窗外一株桃花点亮窗里窗外的春色。宾客都是我尊敬的朋友:彭、俞两位教授是我北大没有共过事的同事——我87年离开北大艺教时,他俩还没有来;敬一丹是我第一次见面的老友——我天天在家里看她,她从没来我家看我!我们边吃边聊,度过一个食物与思想双丰收的春晚(春天的晚上)。

 

席间有一个孩子即将去英国留学,不等我发表高见,敬一丹就讲起她曾经对一个要去英国留学的年轻人说过的一句话,并把这句话送给眼前这位男孩。这句话令我对敬一丹大为敬佩并叹为知己。

 

敬一丹说的是:“孩子,要记住你是去‘英国’学习,而不是去英国‘学习’!”

 

为了充分表达敬一丹当时的语调和语意,让我把字体加大并着色:

 

“孩子,要记住你是去英国学习,而不是去英国学习!”

 

不愧是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日常生活中也充分运用播音语言艺术。

 

同一句话,强调“英国”或强调“学习”,重点完全不同,寓意完全不同,结果则会完全不同。

 

敬一丹的话引起我强烈共鸣,因为这就是我老人家多年来反复强调的一个留学观点。

 

留学学什么?仅仅学教科书上的知识是没有必要出国的!除了少数“高精尖”的科技之外,绝大部分科学知识,应该都能在国内" 学到"。去英国留学,除了去英国“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英国”。

 

不错,留学当然要学知识,要学技术,要拿学位,但留学最要学的,是要把发达国家以语言为基本载体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学回来,这样才能改造中国,才能发挥作为留学人员的独特价值。

 

我在阐述新东方留学理论的《图穷对话录》中写过一个故事:由于同行相轻的毛病,我的一个搞生物学的朋友,对名声远播的陈章良教授大有微词。我对这个专家朋友说:陈章良回国,带来了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把研究成果变成应用产品、把实验室工作和商业创造结合起来的明确追求,仅就这一点,陈教授对中国社会的贡献,已经等同于历史上所有最伟大的留学大师。因为观念的落后,超越技术的落后,正是导致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

 

你不觉得80年代以来国家强调“科技就是生产力、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这种1+1=2的观点可笑吗?但在80年代,提出这样的观点,可能是要杀头的。

 

嗟呼!

 

这种观念,就是文化,这种价值观,就是促进,或遏制一个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神力量。

 

留学,要学空气动力学——这是钱学森的伟大贡献,要学地质力学,这是李四光教授的杰出遗产、要学钱三强、要学邓稼先……

 

但留学,还要学鲁迅、还要学邓小平……这两位留学先辈,在国外都没有拿到学位,甚至连专生本都没有搞一个(这一点就不要学了),但他们把在西方列强国家学习、生活、观察和思考的人生收获带回中国,成为了改造中华民族惊天动地、排山倒海的力量。

 

还有陈章良。在推动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一点上,他老先生的留学经历,则是既学到了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学到了导致发达国家之所以强大发达的文化思想精华。从这个角度,我非常尊敬他。

 

我在《图穷对话录》还写过一个故事,讲一个以比尔盖茨为榜样、很可能在高科技领域创业成功的大学毕业生,在他父亲逼迫下,痛苦放弃很可能成功的事业,被迫出国留学的故事。这个故事最后一段文字是:

 

难怪中国诞生不了比尔盖茨——在每一个潜在的比尔盖茨的背后,都有一个这样的父亲,用他们自己过时而腐朽的价值观,在破灭着未来天才的诞生,在消灭着中国的亿万富翁。精神不独立的中国社会,个性不解放的中国青年,思想不自由的中华民族,哪里有可能出得了比尔盖茨啊!”           

 

留学学什么?精神独立,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挑战权威……以及富含这些现代文明基本原则的西方文化!

 

……

 

让我借敬一丹这句话,把它转赠给所有正在留学或准备留学的朋友,不管你去什么国家,不管你在什么国家——包括中国,这句话都适用:

 

“孩子,要记住你是去英国学习,而不是去英国学习!”

话题:



0

推荐

徐小平

徐小平

905篇文章 5年前更新

1956年生于江苏泰兴,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83年至1987年,任教于北京大学;1987年至1995年,在美国、加拿大留学、定居。1996年1月回国,创建新东方咨询处,从事新东方出国咨询和人生咨询事业。2005年后淡出新东方,转做天使投资人。2011年初,成立真格基金。截至2011年末,投资了中国内地近80家初创型公司。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