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姚明刘翔也没有参加过高考
 
 我的《我支持黄雅莉不参加高考》发表后,引发不少好心人的批评。其实,我的文章不过表达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放之世界杯也进球的真理:教育必须因人施教——特殊人才如果不通过高考也能获得成功,就没必要参加高考。姚明刘翔都没有参加过高考。
 
这是个真理,也是个公理,公理是不可以批评的。
 
事情引起了中国青年报记者奕晗编辑和孙晔记者的注意。两位敬业的媒体小姐给我来电话要这个问题进行采访,就这个观点进行追问。我说此事关系重大,你们给我发文字采访提纲,我方可以完美表达我的观点。
 
下面是我给中国青年报的文字采访,发表在2006年6月19日该报第二版。标题是:《特殊人才不必用高学历证明自身价值》,现发表在此,邀请各位不理解的朋友进行攻击,以供我进一步强化我的正确观点。
 
中青报:当时在博客上发表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反对的声音?
 
 
徐小平:我写文章,只想“这是不是我的声音”,而不管其他人可能会发出什么声音——否则我还会有我的声音吗?
 
作为一个有所谓“话语权”的人,我深知自己的社会责任,我深知我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都必须对我的学生读者负责!
 
有时候,我也会对我自己的观点产生怀疑,我就会反复问自己:这个观点符合基本常识、符合古今中外教育与人才成长规律吗?如果答案是,我就会毫无顾虑地发表,哪怕我知道很多人会不喜欢。让不喜欢我观点的人通过阅读我的文章而喜欢我的观点,是我自设的人生追求之一。
 
我支持黄雅莉放弃高考,只是表达了这么一个基本常识:特殊人才成功有特殊人才成功的特殊规律,而不能对特殊人才也用高考来一刀切!我只是讲了这么一个规律而已。
 
反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反规律——自然规律,教育规律,以及特殊人才成功规律。黄雅莉脱颖而出成为超女,她已经是特殊人才。她的成功,将有她自己的规律。
 
欲知这是什么规律——请看我写的《支持黄雅莉放弃高考》。
 
中青报:很多年轻人很尊敬甚至崇拜您,您不担心自己的观点会影响到他们,使一些本来就养尊处优,对学习不自觉的孩子主动放弃高考吗?
 
徐小平:我从不担心我的观点影响到整个中国教育界——因为我讲的都是一些正确的基本常识,1加1等于2,怎么会错?
 
中国教育界,违反基本常识的东西实在太多,我看了常常心绞痛!
 
假如一个孩子有特殊才能,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鼓励他或她发展这个特殊才能,而不是高考这个绞肉机来绞杀之。我们社会被扼杀的特殊才能人才还少吗?
 
我实在希望我的观点,影响到所有学生及其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虽然人人都应该接受高等教育——但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有特殊才能,不通过高考就能在市场获得成功,你就应该把高考搁置一边,大力发展这个特殊才能。反过来,假如大学能够给你的特殊才能带来提升——比如许多数理化天才——你就毫不犹豫应该上大学!
 
艺术明星与体育明星,从来不需要高学历来证明其价值。事实上,在艺术与体育领域获得成功的明星们,绝大多数,没有参加过高考。实在要学历,他们也都是在功成名就、退役或改行之后再到学校过把瘾就死。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明白。
 
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体操刘璇、跳水郭晶晶、跨栏刘翔、篮球姚明、斯诺克丁俊辉、钢琴李云迪……(以及所有艺术和体育人才),能够在这些领域成功的人,都是特殊才能的人。让这些人参加高考,只会毁了他们,而不会成全他们。
 
姚明没有参加过高考,人民为什么不愤怒?刘翔没有参加过高考,人民为什么不伤心?为什么黄雅莉就必须高考?这是对黄雅莉特殊的爱,还是对黄雅莉特殊的恨?说到底,还是大家心目中歧视超女、歧视唱歌、歧视演艺事业的毛病在作怪啊——唱歌不是正经工作、演艺不是正当事业——这是一种封建余孽心态,一种行业歧视意识。
 
黄雅莉从事的歌唱事业,和姚明的篮球、刘翔的跨栏有什么狗日的不同呢?或者和成龙、周润发、李连杰、周星驰、刘德华、崔健……等这些演艺明星从事的事业有什么尊卑之分呢?黄雅莉是这个领域里一个初露头角的新人,她为什么不能给自己一个机会,继续追求自己的明星之梦?
 
中青报:现在看,反对的声音不是个别的,我们也做了一项网络调查,目前将近3000名参与者中,有接近四成的人反对您的观点。您觉得这是为什么?或者说,反映了大家的一种什么心态?
 
徐小平:反映了大家心中家长专制心态的残渣余孽。说到底,黄雅莉考不考大学,管你什么事?
 
大学教育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是人才成功的基本通道,这是不用争论的——但极少数的特殊人才除外。特殊人才,是文明社会的宝石。
 
高考在中国家长和学生心目中,是通往成功至高无上的神主牌位。黄雅莉放弃高考,动摇了人们心目中众神之神的尊严,显然有人会为此不安。这个我可以理解。
 
但是请允许我重申:黄雅莉考不考大学,是人家的选择,你不要皇帝不急太监急,非要逼迫她高考而后快。
 
而且,我反复讲过,高考适用于所有普通人,但不适用于特殊人才,比如黄雅莉。毕竟,全国上下、亿万少女,能够以“超女”之名登台挣钱的人,也就这么几个。有特殊才能、不上大学就能够大赚其钱、大出其名的人(我不知道黄雅莉出场费多少钱,估计没有六位数,也有高五位数吧),永远只是人口中的万分之一……瞧,一万个孩子里面,九千九百九十九个都参加了高考,大家就放过这最后一个吧!
 
17岁的黄雅莉一个晚上挣的钱,已经超过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辛苦一年的总收入!——据说,黄雅莉的演出一场的钱已经达到十几万元——黄雅莉完全可以挣够了钱再上学,天下有的是欢迎她的大学,这也是无数体育明星们走的道路——实在不行,还可以来新东方学英语、考托福、办留学啊。真是!
 
中青报:这次是黄雅莉,包括以前的丁俊辉、韩寒、80后财富新贵(李想)等,每一次有类似的取得成绩的年轻的人物、事件出来,总会引起一番激烈讨论,更多地表现出反对、指责,以及“过来人”的苦口婆心。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徐小平:上面已经说过这个问题。对于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就应该大力发展自己的特殊才能,抓住千载难逢的成功机遇——其余的人参加高考!
 
大家不要忘记一个事实:中国大学在校生两千万,两千万里少了一个黄雅莉,大家着什么急啊,拜托!
 
中青报:一方面,大家在指责大学教育“学出来也没用”,无数毕业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另一方面,公众又在观念上极度地“拥护”着大学教育,认为上大学是唯一的“正
道”,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这是怎么回事?
 
徐小平:人们拥护大学当然教育是对的,我就是中国最大的高教鼓吹者和留学鼓吹者之一。但把它说成是唯一的“正道”就不对了。它反映了我们社会抹杀个性、否认个人价值和独立的恶劣传统。
 
中青报: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把读书和上大学等同起来?(从您之前的回答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您的意思,不要否定大学,要强调学习的多样性,强调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中国需要多样化的人才?)
 
徐小平:我的文章,就是为了反对这个把读书、知识、文化、成功……与上大学等同起来的社会无意识进行斗争。唤醒这部分可怜的民众,也是我的目的。
 
你对我的理解是正确的。完全正确!九进一到十!
 
中青报:您在博客上说,“有没有文化,跟能不能唱好歌没有关系”,但是在我们所做的调查中,赞成这句话的人只有11.45%,您怎么看这个结果?
 
徐小平:这要看我们如何定义“文化”一词。宗教是文化,吃饭也是文化。足球是文化,唱歌当然也是文化。谁也没有说世界杯上那些没上过大学的帅哥“没有文化”,为什么要用“没有文化”来刁难我们自己的黄雅莉!?
 
我那句话,就是针对把“文化”等同于“高考、上大学”这个观点而发的。认为唱歌不是文化的人,本身就没有文化。千万不要把特殊才能的人,当作没有“文化”的人来歧视。
 
中青报:对青年人来说,到底应该怎么规划自己的人生,您有什么好建议?
 
徐小平:走自己的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擅长、激情、经验、家庭条件、身体特点等等综合资源来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无论上不上大学、能不能上大学,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是人生成功与幸福的关键。
 
全中国最深入理解大学生痛苦的人,非我莫属。这些痛苦的大学生,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家长学校逼迫下,不能按照自己心愿和本能学习生活的人。
 
中青报:另外,听您的助手说,您出新书了,是关于您的博客上的文章吗?可以简单介绍几句吗?
 
徐小平:我的新书名叫《仙人指路》,讲的基本都是关系到青年人前途幸福的奋斗意识、方向、价值和方法,绝大部分篇章,都是针对青年人教育、职业和爱情问题的指导和建议——我对我的指导和建议负责,听我的,肯定没有错!
 
欢迎大家阅读。
话题:



0

推荐

徐小平

徐小平

905篇文章 5年前更新

1956年生于江苏泰兴,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83年至1987年,任教于北京大学;1987年至1995年,在美国、加拿大留学、定居。1996年1月回国,创建新东方咨询处,从事新东方出国咨询和人生咨询事业。2005年后淡出新东方,转做天使投资人。2011年初,成立真格基金。截至2011年末,投资了中国内地近80家初创型公司。 

文章